2011年某媒体以‘标杆沉浮录’为题,报道一些曾名噪一时的标杆印刷企业的沉浮,一些后续评论有的叹息、有的无奈、有的感慨、有的理性对待,归根到底还是企业领导者的领导素质和战略眼光,否则就不会有企业的潮起潮落和异军突起。当然,企业盛衰成败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反映,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印刷企业有胜、有衰,甚至有东山再起,印刷设备制造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就是国际上的企业霸主也有沉沦、破产的危机。
2011年11月25日国际第二大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在与投资者最后阶段的谈判失败后,曼罗兰股份公司向位于德国奥格斯堡的司法管辖区法院申请启动破产保护程序。
2011年12月12日,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收购日本筱原公司的产品技术、专利、装备和全部库存。据悉,这是自上海电气收购日本秋山、高斯国际后,国内印机行业的又一起重要的国际并购事件。
美国高斯、日本滨田、瑞典桑拿不也在企业经营困难中转让和消失了吗!这些重量级企业的盛衰再一次说明,市场是无情的,总是在淘汰和新生中变换,推动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这个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我国印刷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也必然遵循这个发展规律。
一、先进企业的潮起潮落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算起,在市场拼搏超过五十年而经久不衰或仍在拼搏的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屈指可数,现在仅存在的大型企业仅有上海高斯图文印刷系统 (中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高斯)和北人集团公司两家(没有把中小企业计算在内)。六七十年代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的四大金刚现仅剩一家,就是北人集团公司。 北人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北京人民机器厂。在70年代末期,印刷设备告别铅与火的产品调整中,胶版印刷机供不应求,成为市场的短线产品。80年代初,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京人民机器厂改为北京人民机器总厂,下辖五个分厂, 其中三家分厂分别生产单张纸胶印机、卷筒纸胶印机和小型胶印机,另外两家分厂负责制造冲压件和通用零部件的成组加工。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北京人民机器总厂 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迅速扩张,先后兼并了北京锻压机床厂、江苏海门印刷机械厂、无锡协民印刷机械厂等企业,这时成立北人集团公司。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北人集团公司不但继续获得北京市在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还成为印刷设备企业中唯一一家上市企业,成立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使北人集团公司生产开发资金充裕, 企业继续扩张。在以后的发展中,又先后收购上海力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入资陕西印刷机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西北人)、唐山玉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唐 山玉印)等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然而,在2007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领导班子的频繁调整、新产品开发滞后、老产 品滞销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开始进入困境,除卷筒纸分厂的卷筒纸胶印机、北人富士的表格印刷机和陕西北人的凹印机在市场上畅销之外,对开以上单张纸多色胶印 机、四开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多品种印后加工设备销售遇到困难,企业不但至今没有恢复到2007年的销售水平,至2010年行业销售总额还没有恢复到 2007年的销售水平。行业注视并期盼着这家企业创造二次辉煌。
另一家陕西印刷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进入北人集团公司,已经成为北人集团公司的骨干企业,产品占据我国高端的产品市场。
原上海人民机器厂经过多次改制、合资及合资人的变换,最后进入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在收购美国高斯以后,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卷筒纸印刷设备制造商,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北京多元电气是一家跨行业的集团公司,除经营水处理设备以外(在水处理领域有多项投资和扩张行动),还跻身于印刷机械制造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在大 量收拢技术人才、购置生产用地、投资精加工设备方面屡屡出手大动作,还在陆续推出四开数字直接制版机、印后加工设备和四开系列胶印机的同时,又投巨资收购 四大金刚之一——湖南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湖南印机),爆出印刷机械制造业最大的并购冷门。时过境迁,北京多元集团的多元数码印刷技术产业(中国) 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多元)曾是小胶印机制造的重点企业,曾在高端产品领域处于行业前列,并且成为印刷企业系列产品的供应商,销售额一度达到1.2亿元。随 着企业的发展,在众多高端产品开发和收购湖南印机以后,企业的规模已经排到印刷机制造企业的前三甲。然而超常规的发展和兼并收购行动,使企业的资本链条断 裂,企业进入困难时期。2009年11月9日北京多元首次公开募股(IPO)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以每股8.5美元发行650万股普通股,募集资金 4230万美元。在企业融资成功以后,瞄准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毅然开始向大中幅面规格的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市场挺进。近年邀请专家和印 刷企业领导参加市场研讨会,征求对520mm、660mm、740mm、1040mm系列胶印机技术规格和技术指标的定位意见,并确定生存型和前瞻型发展目标。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和目前的经营情况吸引一批流失技术人员的回归,企业发展的后劲得到增强。
北京多元借助国外募集的资金,不但推出了660mm、740mm的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和两台与以色列合作生产的3200mm、5000mm的宽幅数字喷绘机,还意外的推出系列瓦楞纸生产线所需的系列设备,包括瓦楞纸板生产线、瓦楞纸横切机、瓦楞纸分切机等设备,给行业企业带来很大的震动。据这家企业讲,瓦楞纸生产线在我国装机容量很大,而且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但设备主要零件瓦楞滚筒的技术含量较低,耐磨性差,加工的纸瓦楞抗弯能力低,另外在瓦楞纸生产过程中需要蒸气加热成型,浪费大量能源,已经不适应大型包装要求。北京多元开发的新一代瓦楞纸设备,瓦楞滚筒采用新材料和新型表面硬化技术,并在常温下工作,使其寿命提高3-5倍,是“十二五”规划时期的更新换代产品。该公司还可以提供彩色凹印机、纸张复合机等成套瓦楞纸生产设备。
2011年3月29日,北京多元发布公告称接到纽交所停牌通知。4月4日,北京多元被停牌,停牌的原因是未及时提交年报。从4月4日起,北京多元股票转至场外市场交易。这家企业虽然积极在印刷媒体宣传,企业发展的潮起潮落,至今还没有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以上三家企业集团至今仍是我国前三甲印刷设备制造企业,一家成为国际制造企业、一家是国有制造企业。另一家是民营制造企业,我们期盼他们在转型和调整中再次创造辉煌。
在印刷机械设备制造业中,还有一些在历史上创造辉煌的企业,如:1997年由原机械部评出的七家名牌产品企业,虽然企业还在市场,但有的企业因兑换职工的股份,被其他行业的企业收购,企业经营已经失去模切机第二强的地位。
2000年印刷机械分会召开活跃在市场上的青年企业家座谈,北人股份、北人富士、上海申威达、北京多元、陕西北人、营口冠华、潍坊华光、咸阳和丰、中江利通的9位青年企业家参加,但今天有一位企业家还在拼命挣扎,年销售额已经降至50万元以下,主营业务已经转向;有两位企业家已经离开印刷机械企业,其中一人办私人企业,经营水处理设备,另一人升职到上级领导机关,脱离印刷机械专业。
2002年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召开小胶印机企业战略研讨会,选择七家重点企业参加,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一家企业被兼并、一家企业转行到非印刷机械领域,还有一家企业在建成新厂区以后,生产经营还处于危难之中。
追寻企业潮起潮落的成因,不外乎企业超常规扩张和发展,造成资金链断裂,企业经营遇到困境,虽然有所转机,但发展仍在困难之中。有些企业新产品开发不利,老产品失去市场,从而使企业走向扭亏乏力。还有的企业决策失误,先加入企业集团,又退出进行民营改制,决策职工退股卖掉企业,从而企业退出先进行业。
二、转型过程中的前仆后继
1974年8月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批准748工程,在王选教授的带领下,研究成功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和第四代激光照排机,我国印刷工业摆脱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时代。此时,传统铅字制版设备制造业走到尽头,被新技术替代,胶印印刷技术转型大规模展开,一批胶印制版设备制造企业应运而生。
在此阶段有不少企业因转型迟缓或产品选择不当而走入困境。如北京市印刷机械厂曾是北京地区印前设备制造企业,1958年生产铸字盒产品,1978年研制照相排字机,1983年开始生产HZ201活版转印机,1985年生产微机控制的照相排字机,在1980-1987年间,该企业还研制成功将电化铝箔印在纸张、塑料、皮革等材料的热印机和微机控制的热印机,通过几番努力最终因没有抓住更新换代的主要产品而被市场淹没。
咸阳铸字机厂转型为咸阳和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包装印刷设备,生产瓦楞纸生产线、单张纸凹印机、分格机等包装设备,由于城市道路改造大部分场地被占用,企业主业经营受到影响,销售额已经跌至微乎其微,企业生存靠其他经营收入维持。
在铅印设备被胶印取代的浪潮中,印前制版设备被激光照排机、晒版机取代,一批新型设备制造企应运而生,如杭州东信、上海新星、曲阜印机等企业。在数字化设备发展中,直接制版机的产业化又涌现一批新的企业,老企业随之消亡。
在胶印产品的转型中,有一大批企业制造胶印的早期产品,如01s系列的单张纸胶印机,随着现代胶印机的问世,一大批企业遇到困难,这些企业当中,中景集团和江苏昌昇在产品转型中获得成功,并成为创新产品的成功企业。
三、印刷机制造企业继往开来
‘十一五’末期,随着民营印刷业蓬勃的发展,印刷设备制造业的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见表1)。
进入高端设备制造领域的民营企业 表1
一些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看准民营印刷包装企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完成资本的积累时机,开始制造价格低廉的中小型印刷设备。他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国有企业的民营改制,将国有资本经过评估被企业全体职工买断,也有的企业采用零成本转让给企业全体职工,成为民营资本的企业。民营改制的第一个企业是威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威海印机),紧接其后的还有中景集团公司、潍坊华光精工设备有限公司(潍坊华光精工)、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简称辽宁大族冠华)等企业。
中小胶印机技术相对大规格胶印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入资金少,在印刷业大发展的年代,成为印刷业起步的首选设备。此时,正逢短版印刷市场繁荣之时,一大批民营印刷企业由此诞生。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又刺激了制造业的扩张,不少企业加入了小胶印机制造行业。小胶印机制造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一九九九年末生产企业达二十五家, 呈现北人集团、营口冠华(辽宁大族冠华的前身)、威海印机三足鼎立局面,后来发展到营口冠华、威海滨田、威海印机、北人集团、潍坊华光精工、北京多元、温 州印机和金牛集团等多家企业群雄争艳的态势。一些原来生产名片机的企业,也扩大产品规格,生产十六开和八开胶印机,加入到小胶印机制造企业行列。还有一些 本来不在印刷机械制造领域企业,如:研究院所、农机、电子、机床企业也在纷纷多种经营生产小胶印机,从而使小胶印机企业达到45家左右。这些企业往往采用更贴近市场的机制、社会化的协作形式、灵活的促销手段,因此发展特别迅速,有的企业年产量增长达到30%—40%,也有的企业一次试制投产十台,第二年就提出上百台的计划目标,而且品种规格也发展很快,并马上推向市场,向老牌企业挑战。在市场最繁荣的时期,一度有上百家企业加入这个领域。
在市场逐步趋向饱和以后,小胶印机由单色、双色和多功能向多色胶印机转型,一个商业彩印市场开始形成,多色小胶印机产销量的较快增长,预示商业彩印设备的黄金季节即将来临。据2002年上半年6家企业统计,销售适于商业印刷的单色470—520mm小胶印机超过177台,双色小胶印机11台,比2001年增长50%以上,四色小胶印机也在热销之中。2010年仅辽宁大族冠华、潍坊华光精工、威海印机和潍坊东航这四家企业小胶印机产销量就达到1800台以上,其中多色胶印机达915台,占胶印机总产量的50%以上。这时, 有实力的企业开始产品结构调整,除威海印机和潍坊华光精工首次提出500mm和520mm多色小胶印机外,一批企业开始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随后,生产 四色小胶印机的厂家有营口冠华、营口三鑫、北京多元、北人集团、潍坊东航、烟台五洲实业、潍坊长城、潍坊永成、北京盛世万润等企业。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一些尚在犹豫的企业,纷纷跟进多色小胶印机的研发和制造,使500mm、520mm、560mm、580mm规格的多色小胶印机销售量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有12家左右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并逐步形成新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新的三足鼎立局面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在印刷机械制造企业中, 辽宁大族冠华第一家通过市场融资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兼并同类企业而成功的企业,通过十年的打拼,其销售额在小幅面印刷机制造领域仍然保持第一的位置,企 业的产品结构也由轻印刷设备进入到商业印刷设备领域。该企业也成为第一家在国际有重大影响力和最早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2008——2009年共销售多色 机809台,已累计销售多色印刷机1000多台,首先圆了众多志士仁人的强国梦想!辽宁大族冠华虽然进入多色机领域较晚,但通过企业内部的二次改制、超常 规的多色机产品开发和深圳大族激光公司的资金注入,以及2006年与营口三鑫胶印机有限公司的合并,企业又重新坐上小胶印机企业的头把交椅,多色机的销售 量又占据该领域第一位,2010年多色胶印机产销量已经达到443台。
在小幅面胶印机制造领域,潍坊华光精工在2001年第一家推出520mm规格的四色胶印机,在小胶印机领域打响了产品结构调整的第一枪,虽然遭到行业的非议,始终坚信一定会取得成功的理念。随着企业民营化改制, 先后创建我国第一条多色胶印机总装生产线,第一家与德国KBA公司合作制造660mm规格的四开多色胶印机等措施,逐步使企业走向成功。现在520mm规 格的四色胶印机已经开发第三代,多色机产品规格已经扩展到580mm、660mm、790mm规格,并且在我国第一家推出五色胶印机、适应出口配置的高台 收纸胶印机和与印前直接制版无缝连接的商业胶印数字化流程,还进入印后装订和模切设备领域。潍坊华光精工通过政府资金支持、企业零成本改制、高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与国外名牌企业的合作,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销售额已经处于第二的位置,2010年多色胶印机产销量已经达到235台。
威海印机在印刷机械产业的发展中取得多个第一,一是最早引进国外技术、并成立合资企业的公司,用国外先进技术带动了小胶印机产业发展,并立下汗马功劳;二是在小胶印机行业中,第一家成功地进行了民营改制,并成为不少企业效仿的榜样, 推动小型制造业改制的浪潮;三是第一家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0mm多色胶印机,并最早推向商业短版印刷市场。在十年的发展中,相继推出520mm、 560mm、920mm多色胶印机,还推出580mm规格的胶印机、喷码印刷机和成套的表格印刷、印后加工设备;四是第一家采取土地置换方式谋求企业发展 的成功模式,企业占地面积(占地120亩)、加工手段和生产经营条件已经居于行业的前列,2010年多色胶印机的产销量已经达到156台。
这三家企业销售的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已经占各种开本的多色胶印机市场68%以上(按台计算)的份额,并且已经进入四开、对开多色胶印机制造领域,这样骄人业绩,不得不让我们刮目相看。然而在商业印刷转型的浪潮中,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或转移到其他行业,或还在印刷设备市场艰难拼搏,但年销售额从十年前的500-7930万元,跌至2010年1659万元以下。
另外,上海光华、江苏昌昇、中景集团、河南新乡等企业看准大幅面和超大幅面市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已经以骄人的业绩开辟一片新天地,继往开来对原叱咤风云的企业展开激烈竞争,这边风景独好。我国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在中小幅面的多色胶印机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进口(指数量),每年产销量超过千台,2010年销售量已达到1412台。国产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市场需求旺盛,自动化和数字化创新空间广阔,其发展前景已毋庸置疑。
四、印后设备异军突起
印后加工设备曾走过机械化——单机半自动——单机自动——联机半自动——联机自动的发展过程。在二十世纪末期,书刊装订设备市场上曾出现大量的直线包本机、圆盘包本机、椭圆包本机,还有一大批企业生产老虎嘴式模切烫印机,曾几何时,当今已被半自动、全自动设备所取代,曾在市场活跃的多数企业已经转向或销声匿迹。
近几年,印后加工设备的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 一批新企业在市场困境中崛起。有媒体不完全统计,国际制造全自动平压烫印模切机的企业主要有博斯特、海德堡、马天尼、永信等企业,我国制造这种设备的企业 主要有天津长荣、上海亚华、上海旭恒、上海耀科、湖北京山、青岛美光、北人集团等30多家企业,主要企业分布在京津唐、上海(含江苏)、广东(含深圳)、 山东、温州、湖北等地区。据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0年统计内的五家主要生产全自动平压烫印模切机的企业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68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近30%,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销售水平,与印机行业还没有恢复到2007年水平相比,其发展势头可谓强劲。如果包括老虎嘴烫印模切机、酒标模切机在内,估计全国烫印模切机销售总额将超过12亿元。
随着我国烫印模切机制造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产品不但进入高端的烟酒包装印刷企业(其他印刷设备没有进入该领域),而且成为我国出口量较大的高端产品,已经打入欧美包装印刷市场,正像天津长荣的设备打入瑞典一样。据调查,这种设备进出口包括在模制成型设备之中(其中还包括一些纸浆、纸成型设备),据海关统计,从2005年以来,这种设备进口额逐年下降,出口额快速增长,已经出现多年进出口贸易顺差,成为出口的大宗产品之一,在国际市场表现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见表2),俨然成为国际市场的俏丽产品。
模制成型设备进出口量值表 表2
切纸机产品制造的传统企业当属上海申威达、长春印机、德阳利通和甘肃平凉(现已改名为平凉亨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企业,随着温州地区印刷设备制造业的兴起,在这个地区已经有浙江国威、温州华岳、温州国望等多家企业进入该领域,他们以民营企业的机智、灵活的销售策略及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市场。这些企业在近两年不但生产传统的切纸机,浙江国威还开始生产半自动化设备,相继推出半自动切纸生产线、半自动平压模切机等设备,以适应产业升级和相关产品的拓展,最近在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同时,还涉足酒店行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企业兴衰的理由多种多样,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大环境中,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产品出口滞销,出口竞争力减弱,给企业带来订单的下降,企业生存和发展遇到困难。国内抑制通货膨胀,控制贷款规模,减少出口退税,使采购和人力成本上升,使企业效益下降,企业叫苦不迭。企业间竞争激烈,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其中包括降价销售、提供信贷、降低首付款等措施,企业感到销售的艰难等等。还有的企业在改革大潮来临之时,企业改革的步伐迟缓,逐渐落伍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而逐步成为落伍的企业,而被市场遗忘。
市场经济促进一些企业不断的发展,但也使一些企业因产品结构调整、经营管理不善或在市场打拼中失利等原因,从而导致多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在这些企业中,有原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的四大金刚,也有红火一时国家定点企业,也有一些曾经成长迅速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处在危机之中,机制创新转型、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危难中转型及现代化企业机制的建立、用人机制的改革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再次辉煌的金钥匙。